2011-2015,沙坡尾从生活区变成青年城市地标的过程,他都拍下来了
对话艺术家
访谈
聊聊摄影与职业生涯
沙坡尾
罗联璧
建筑摄影师
独立摄影师
福建永安人,现居厦门。
厦门贰叁肆摄影工作室创始人
厦门社区大学摄影课特聘讲师
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系列论坛合作摄影师
知道罗联璧,是从照片开始的,在搜集关于沙坡尾文章的时候,有一些关于沙坡尾清渔前后的老照片,下面的署名就是罗联璧。2015年6月,林中飞和轴艺术项目组在沙坡尾举办了《一座岛屿的可能性》当代艺术展,为他们拍合影的也是罗联璧。
《沙坡尾》系列之一
第一次见到他是在2018年12月20日晚上,大学路97号顶楼举办的厦门青年城市双年展开幕式,在靠窗的一个角落,罗联璧和妻子周湘瑜端着酒杯站着,面前工作人员来来往往各自忙碌,宾客互相攀谈,派对混沌而有趣,我们第一次当面聊天,他说,叫我老罗就行。从此,罗联璧成为了老罗。
此后,在林后艺术公社的展览、活动现场以及黑白讲的现场,我们有过多次碰面,熟悉了以后,对着面相憨厚、身材微胖的老罗,会忍不住地调侃他,常年出差拍片和熬夜修图让他成为了一位饱受肥胖问题困扰的摄影师。
老罗拍摄的厦门中秋月色
老罗在成为摄影师之前有过媒体记者的从业经历,在沙坡尾避风坞畔有一家名为“一茶”的小茶馆,经营者原来大都是媒体记者,老罗也是他们的朋友,一群人有时会不定期在茶馆里聚会,形成了互动频仍的小社群。老罗也是在那个时候集中拍摄沙坡尾的清渔过程——沙坡尾避风坞从渔港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向旅游景观转变的过程。而老罗和他的朋友则亲身经历了纸媒衰落新媒体全面兴起的时代,这其中的体验也是我们关心的。
《澹若海》系列之一
此外,老罗还有《澹若海》系列作品的独立创作,以及对于厦门城市景观的捕捉,对于市井生活、城市细部的观察和记录。除这之外,我们还关注老罗是怎么从一个文字记者转变成一位职业摄影师的,至于老罗的建筑摄影部分,我们下期再聊。
提问
Qustions&
解答
Answers
艺术西区 X 罗联璧
先聊聊沙坡尾吧,你什么时候开始拍沙坡尾的,为什么会拍这里,你在这里经历过了些什么事情?
Q
A
手上能找到最早的关于沙坡尾的照片是2011年的。不过那时器材技术各方面都不理想,照片也不理想,也不太多。2013年也拍过一些。而真正开始拍摄沙坡尾,是在2014~2015年改造前后。也是因为要改造,才比较集中地记录一些现状。因为要改造,当时有挺多人去拍摄。那时候,我们有朋友在避风坞沿岸开了一个小茶馆叫“一茶”,我们有时候会去那边找朋友喝茶聊天,也目睹着渔船上渔民们的日常生活。得知要改造,我们都觉得该记录一些改造前的状态,就集中进行了一些拍摄。不过动作太慢了,拍得还是不够充分。经历的事情其实也很日常,好像没啥值得说的。
不过有一个让我记忆比较深刻的情景,是在改造前,一个黄昏,我在拍摄,岸上有一位大叔,拿着录音机在放歌曲《夜来香》,有一种特别“电影”的感觉。改造完之后,我没有特别的事情,就比较少去沙坡尾了,朋友的茶馆,也因为租约之类的原因关闭了。现在再到沙坡尾,感觉已经完全变了个样,我说的变样,是从生活社区变成了旅游景区的感觉,里面的一切,都让我感觉变成了景观,供人观赏。而之前的沙坡尾,是生活社区,它的主人是生活在里面的人们,我们到这里是可以接近甚至参与到他们的生活的。我们一茶的朋友,经常会跑到渔船上和渔民们一起喝茶聊天,大家是比较亲近和接近的状态。这种感觉,现在再去,我是很难体会到的。
《沙坡尾》系列作品
你原来是个文字记者,后来为什么成了个摄影师?
Q
A
其实我大学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学,进报社成为文字记者,也不算是完全专业对口。2005年大三实习的时候,还曾经想转做摄影,但是因为没什么作品积累,也没什么摄影经验,就没得到这个机会。2006年毕业,还是做了文字记者。不过,摄影的这颗种子,却埋在了心里。
在报社的时候,文字记者经常会和摄影记者一起工作,我就会跟他们交流,自己也经常看大家的摄影作品,也买了一台小相机,有时也会借报社的相机用,就这样摸索着,后来认识了一些同样爱好摄影的朋友。我先后在两个报社的新闻采访部和广告部的房产专刊待过,在第一家报社的时候,主要的工作是新闻采编,但是也会涉及一些策划工作;后来在第二家报社,做房产专刊,负责地产新闻和策划,就为我后面的工作转向做了铺垫。2009年底,我离开报社后,到了一家地产公司做地产文案策划,就此比较彻底地离开了新闻行业。
在地产公司工作了几年,碰到了地产行业相对较低迷的时候,因为公司整合调整,就离开了当时的公司。后来在待业期间(2013年),以前一起玩摄影的两个朋友问我要不要一起做摄影工作室,就走上了做职业摄影师的不归路。不久后,因为一些问题,我们三个人就决定各做各的,一个继续上班,一个做摄影+设计,我继续坚持做摄影,然后就熬到了现在。
你原来当记者时的那些同事后来都干什么去了?
Q
A
我当时做记者时的同事,现在好像已经很少继续在新闻行业了,除了几个还在报社工作,其他都是五花八门的。当年把我招进报社的领导,现在自己在做茶叶生意;当年的摄影记者,一个走上了做纪录片的路,一个自己开公司做老板,还有以带娃为主业同时研习书法拍些片子的,还有做美术培训机构&摄影工作室的;文字记者有做了地产策划的,也有自己创业的,做公务员的,做律师的,做金融和证券的,做心理咨询+开店的,在公司做企业文化的……
当时你们在报社,会有所谓的新闻理想吗?对于一个记者而言,成就感来自何处?什么时候会有挫败感?
Q
A
选择做新闻的人,最开始肯定都是心怀理想的。在理论上,我们学的都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第四权力”、“无冕之王”之类的话。我们在学校的时候,甚至刚工作的那几年,《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中国青年报》、《华西都市报》等纸媒的影响力还比较强劲,《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至今想起仍倍感力量。我至今也仍记得,当年上课时老师教导我们,做记者要“不卑不亢,平交王侯”。我们目光看向的是美国的著名记者,《60分钟》的主持人迈克·华莱士。
在大三选择实习单位的时候,有很多报社、电视台让我们选,基本上都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一线媒体。当我们看到其中有《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的时候,心中的那种雀跃,现在还能回忆起来,因为它们是我们新闻学子心中的“麦加”。当初毕业时选择的第一家报社,正是因为觉得它在福建最像《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觉得可以更好地实现新闻理想。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多是“戴着镣铐跳舞”的状态。记者的成就感,细小的,比如写了一篇好稿,做了一个好的专题策划,拍了一组好照片,都能让记者们觉得有成就感。当然,这种成就感,基本上是比较眼前的,更内心深处的成就感,会是更宏观的,我们都希望能够为让社会变得更好而出一点力。我们希望能尽量扮演“第四权力”的角色,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惩恶扬善,“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具体到帮助了某一个人,某一个家庭,某一个群体,都能让我们觉得有成就感。
而挫败感,很多时候则来自所戴的“镣铐”太重太紧,根本就很难“跳舞”,比如做了很多采访工作,花了很多心思写的稿件,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见报,是特别打击记者的热情的。社会大众对媒体有很大的期待,但其实,媒体的能力有时候很有限。最终发现,所谓“第四权力”、“无冕之王”都离我们挺远的,有时候只能以“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但是不可以说假话。”来安慰自己。这句话是南方报人老前辈黄文俞主政《南方日报》12年半后留下的一句成为“报训”的箴言。他1954年2月26日走进南方日报社,1966年8月27日被关进“牛棚”。而当媒体人员自己碰到问题的时候,往往是无力和无奈的,和其他大众一样。
《澹若海》系列作品
《澹若海》这系列是在哪里拍的?“澹若海”是指什么意思?你这一系列的照片有些怪诞,有些神性的诗意,你是有意识地进行系列创作还是从平常捕捉到的影像里选一些放到这个系列里来?
Q
A
我的很多照片其实都是在厦门拍的,因为比较少有机会去各地创作,干脆就断了这个念头,争取把身边的人事物拍好。《澹若海》这个系列也是在厦门拍摄的。在《道德经》里,有一句话,“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这句话的意思是形容圣人虚静恬淡无思无欲之心境,无执无著怡然自得之神态。也有人翻译成“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澹若海”这个标题,就是取自这个意思。
在创作上,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拍了很多作品,然后从里面挑选出类似表达的,形成一个系列;还有一种方式,则是先确定了一个主题,而后围绕着主题去做相应的创作。《澹若海》这个系列的作品,应该是两种方式的结合。刚开始并没有这个主题,只是拍了很多作品,积累下来之后,发现在很多作品的取向上是比较接近的,可以成为一个系列,然后就有意识地围绕这个主题再进行创作,于是就有了这个系列。这个系列也还在积累和进行中,当然,因为拍摄时间和条件不太一样,所以不同作品之间也会存在差异性。
我其实一直很怕给图片取名字,更喜欢让照片自己说话。取“澹若海”这个名字,就是觉得确实是比较契合我拍摄的初衷。我时不时去海边走走拍拍,看到的人们的状态和一些场景,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有诗意的,有怪诞的,有孤独的,有神性的,有趣味的……我喜欢捕捉这种状态。在这种时候,我会想到一些问题,关于存在,关于时间,关于空间。我们有时候,会有一种“飘泊无处停留”的感觉,那是一种“看不清来路找不到归途”的感觉,似乎又回到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往何方?”的终极问题。
分享一些你在摄影过程中遇到的趣事或糗事吧。
Q
A
在摄影过程中,多半是平平无奇的,可能跟我的拍摄题材和工作方式有关系。有些当下的趣事,回想也就是稀松平常的小事。
有一次我坐在路边休息,有阿姨就问我是不是给人拍唱歌发抖音的,她还问我的摄影箱是不是音箱,估计是想跳广场舞了。还有一次在外面拍摄,一个小伙子过来搭讪,直接就上手要动我的相机,他说也想买台单反,有朋友拍婚纱儿童,问我有没有兴趣合作,可以搞摄影文化基地,取名叫“阳光男孩”。有一次在拍摄一个环境应急演练的活动,需要大量的跑动,甚至爬高爬低,刚开始拍摄没多久,就在爬高过程中把牛仔裤的裤裆给扯破了,只能厚着脸皮继续拍完了全场演练。
我朋友圈里经常会记录一些在外拍摄遇到的事情,分享一则2020年5月在鼓浪屿拍摄一个项目时的朋友圈吧。
有一次,在外拍照被一大爷教育了~
第一回。
——小伙子,你这是拍什么呀?
——拍对面那个楼,等太阳下山,拍夜景。
——拍夜景啊,那还有得等哦。
——应该快了吧,估计再二十分钟就差不多该亮灯了~
他越走越远。过了一会儿,又遛回来。继续搭讪。
第二回。
——小伙子呀,你这拍夜景,还不如拍晚霞啊,夜景没有晚霞好看啊!
——可是今天没晚霞啊,而且那个方向,也不会出现晚霞啊~
——今天是没有晚霞。我昨天拍到了,很漂亮,你要不要看一下?
——好啊~
他拿出手机,翻出昨天拍的落日和晚霞。
——我这就手机拍的,效果也就这样,不过晚霞很漂亮啊!对了,你这是什么相机?
——佳能的。
——哦,佳能的。那个c什么是多少啊?多少像素?
——2000多万像素吧~
——2000多万啊,那还不如手机像素高呢!
然后他就继续散步去了。
你最喜欢的摄影师是哪一位,一个年轻人如果想成为一名摄影师,你会给ta什么建议?
Q
A
说最喜欢感觉挺难选的。我很喜欢日本的一个著名摄影师杉本博司,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找一下他的《海景,Seascapes》、《剧院,Theaters》、《建筑,Architecture》等作品来看一下。他的创作将东西方史学、哲学和美学带入摄影,将摄影作品提升至艺术品层次,除摄影创作,他还经手室内设计、能剧舞台、神社等建筑工作。我觉得他是个哲学家,用影像表达对时间、空间、历史等方面的思考,他的作品有一种超越现实的感觉。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要学摄影玩摄影,条件已经好非常多了。如果想做摄影,就做呗。不过,在我的经验里面,会觉得,做职业摄影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旦以摄影为职业,要考虑的,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甚至很多时候是要考虑更多与摄影无关的事情。我觉得很多人对摄影有过多美好的想象和误解,当摄影成为工作,这种美好的想象就会被消解。所以有时候我会劝想辞职做摄影的朋友说,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把摄影当成爱好,好好去创作,享受摄影,会更美好。如果真的做了摄影,“因为热爱”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获得心理的支撑,换句话说,“唯有热爱,才能抵御岁月漫长”。
更多
Art Moment&
作品
Art Moment
1.
《澹若海》系列作品
创作年份:2013年至今
“我时不时去海边走走拍拍,看到的人们的状态和一些场景,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有诗意的,有怪诞的,有孤独的,有神性的,有趣味的……我喜欢捕捉这种状态。在这种时候,我会想到一些问题,关于存在,关于时间,关于空间。我们有时候,会有一种‘飘泊无处停留‘的感觉,那是一种‘看不清来路找不到归途‘的感觉,似乎又回到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往何方?‘的终极问题。”——罗联璧
2.
《沙坡尾》系列作品
创作年份:2011年至2015年
罗联璧以2011年10月到2015年6月为时间跨度,比较系统地记录了沙坡尾避风坞的变化,这个时间区间是沙坡尾避风坞产生巨大变化的前夕和临界点,我们可以看到停满避风坞的渔船,在船上生活的渔民以及在岸上贩卖渔获的老人家,孩子们在天文大潮时捞鱼,逢年过节在朝宗宫戏台上演的歌仔戏,人文弥漫的烟火气是这里的主旋律,从那之后,这一切都变了。
以上罗联璧在“搬砖”之余的创作作品,注重以镜头观照社会,用图片表达自我对周遭人事物的观察与思考。
除此以外,在多年的职业摄影经历里,罗联璧曾涉及主题纪实、商务肖像、静物产品、建筑空间等类型摄影,现专注于建筑空间摄影,为众多地产公司、建筑设计院、知名酒店、媒体杂志等机构提供专业摄影服务,系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系列论坛合作摄影师,曾受邀为多家公司讲授摄影课程。
关于他的建筑摄影作品,我们下期再聊。
一位和尚还俗后,他画出了欢笑背后的恐慌
沙坡尾的这十二天,怪云、怪鱼和怪事
十五年前的沙坡尾和现在一样